首页 | 部门简介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综合信息 | 党建之窗 | 规章制度 | 服务指南 | 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信息>>正文
 
   
职教前沿动态(第15期)
2024-11-18 16:54   审核人:


国外高校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新趋势


全球范围内,教育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旨在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科技创新人才。顺应此趋势,国外高校采取了一些行动,通过调整培养目标、创新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促进教育资源跨领域共享等策略,积极推动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深度融合。

一、培养目标兼顾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全球部分高校审视并调整了其教育目标。新的教育目标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鼓励学生进行全面的学习,学习内容兼顾科技和人文领域,以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二是强调对学生人文关怀的培养,着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计划于2025年9月新设“艺术与科技”本科专业,旨在探索艺术、人文和科学之间的深层联系,培养能在数字文化、环境设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发挥影响力的科技人才。在这一教育目标引领下,学生不仅要学习技术技能,还要学会从社会、道德和伦理的角度审视工程项目,思考其价值和必要性,从而作出更负责任的决策。

二、课程设置强调科技课程和人文课程融合

一方面,将传统的哲学类、伦理类和人文艺术类课程深度融入科技课程,以培养创新人才的人文素养。例如,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在其开设的工程伦理课程中,引导学生探讨工程师在面对道德困境时的决策过程;其技术哲学课程,鼓励学生思考技术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科技史课程则通过历史的镜头,让学生理解技术发展的脉络和社会影响。

另一方面,将不同领域的课程重新整合,实现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共同课程”,由共同核心模块、集成模块和跨学科模块三大核心部分构成。其中,共同核心模块涵盖了人工智能、社区参与、数字素养、设计思维和文体写作等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集成模块则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包括亚洲研究、人文学、科学探究I、科学探究II和社会科学等领域,以促进知识的多元融合。在完成前两个模块的学习后,学生将进入更高阶的跨学科模块进行学习。这一模块强调学科领域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课程中深度整合前两个模块学习到的科技和人文知识,在真正的跨学科实践中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

三、以新的培养模式赋能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在美国,部分大学打破了传统课程界限,通过主题式、跨学科的知识整合,助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新工程教育转型项目提出了一种主题式、跨学科的工程教育方法——串联。它围绕某一个主题,有意识、有目的地构建相互衔接、难度逐年递增的项目集成;让学生在进行科技创造的同时统筹考虑社会和环境因素,从而创造出真正服务于社会的科技发明。西北大学工程学院提出了“全脑工程”培养模式,在强化科技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融入戏剧、音乐、视觉艺术等艺术和人文课程,在培养学生科技实力的同时提升其审美和人文素养。

四、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实现培养目标提供保障

国外高校在推动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过程中,积极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不仅广泛争取政府和企业的支持,还积极与博物馆、艺术馆等开展深入合作,激发科技教育领域的多维思考。

除了寻求与社会机构合作外,部分大学还致力于内部资源的深度整合。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在推进博雅教育与科技教育融合过程中,将文学暨社会科学院和理学院合并为人文与理学院,以提供更广泛的跨学科教育。同时,引入“共同课程”体系,以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批判性思维和计算能力,并增强其适应能力和同理心。(来源:《中国教育报》2024年10月24日 第09版)


大学生就业力:内涵诠释、国际行动与

提升策略节选


一、主要原则

一是多样性。就业力既包括经济就业力,也包括社会就业力。引导大学生就业不能仅仅是经济目的考虑,即不能仅仅考量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而是应该包括公共福祉,如对社会正义、不公平、减贫等问题的关注。因此,大学不能仅仅帮助学生在经济市场中就业,而且要关注社会问题,如在创新创业、乡村振兴中找到自身的定位。

二是包容性。要高度重视普及化背景下弱势大学生的就业力提升问题。政府和高校应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弱势大学生的就业力,使其突破社会经济背景的制约,实现社会流动。

三是终身性,现有的劳动力市场越来越重视灵活性,全职工作逐渐减少,需要树立对全职业周期的关注和提升职业适应性。就业力成为“终身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取代一个工作做到老的传统,成为职业可持续性的重要机制”。就业力需要根据外在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工作阶段的变化作出调整和适应。

二、重要策略

根据大学生就业力的整合内涵,高校应根据就业形势的变化,树立大学生就业工作新格局;加强工学结合,弥补产业需求与高等教育供给之间的差距;提升就业内驱力,树立积极的就业态度和行为,从而顺利实现从学校到就业的过渡。

基于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新形势,构建大学生就业工作新格局

随着人工智能、自动化和结构转型重塑全球就业格局,创造以人为本的体面工作将成为更加艰巨的挑战。未来就业将至少出现下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在新技术和新产业领域,新兴职业不断涌现,要求大学生对就业形势和雇佣关系有新的认识,且在就业心态和就业能力上做好充分的准备;二是全职岗位缩减,非全日制的灵活就业、弹性就业、自主创业比例不断增长;三是技术进步一方面为创造新的工作岗位、提高工作生产率和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提供了机会,但是在另一方面也使得那些从事“可被编码的”重复性工作的工人被机器取代的风险越来越高。高校应该充分认识高等教育、技术进步以及劳动大市场的变化,调整传统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思路,构建适合高等教育普及化、新一轮产业革命以及智能社会需求的新就业格局。

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大学生就业的关键技能和拓展社会网络

高校应树立能力导向的学习理念,提高未来劳动力的工作准备度和关键技能。有研究表明,将工作经验融入学位课程是最有效地提高就业力的做法之一,无论是以见习、实习还是工作经验模块的形式。这一方法已经在医学、护理和工程学科等学科中普遍使用。工学结合使本科生对核心通用技能的重要性有更高的认识;毕业前的工作经验提供了情境化的体验,有助于学生从学习过渡到工作,并支持将特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转移到工作场所。大学应与雇主和社会合作伙伴察切合作,平衡技术技能、特定工作技能和基础能力,识别现有技能要求和新兴的技能更求,从而提升贯穿青年一生的就业力。加强校企合作,除了能够提升就业所需要的新技能,还能建构与拓展大学生尤其是弱势学生的社会网络,从而帮助大学生获得突破个人家庭背景的“社会资本”,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提升就业内驱力,树立积极的就业态度和行为

根据《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大学生就业心态呈现出“求稳”“升学意愿强烈”“慢就业、不就业”等偏好。政府、大学和社会应协力提升学生的就业内驱力,从职业探索、职业指导、建立人际网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等维度,培养具有不同追求和目标的毕业生。首先,职业探索通过职业相关的内省(即自我探索)和确定机会(即环境探索)来维持信息的搜索,并帮助实现更好的个人职业与工作匹配。职业探索是职业认同和适应性的标志之一,也是应对职业转型的重要资源。对于没有经验的新入职者而言,职业探索对于理解工作环境和职业选择,以及塑造自己的职业自我评估与工作选择至关重要。其次,寻求职业指导能够更好地培养适应性,寻求高指导的个人会做出更多的职业妥协,并获得更积极的职业相关结果。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学生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第三,建立人际网络指的是通过家人、朋友或学校的支持,以获得与职业相关的建议和工作线索。人际网络能够积极影响与就业相关的信息,增强社会资本,从而提高就业力。第四,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当代大学生应充分认识教智时代创新创业的新形势和新特征,形成创新创业的思维方式、对新体验的开放态度以及对价值创造问题的关注。(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2024年09期)



面向新质生产力:职业教育深化改革

基本方向节选

面对新质生产力对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的改革任务将是深刻、繁重的,而目前学界对于职业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与可行进路尚未形成清晰的共识,不少观点表现出对之前改革路径的依赖,未能切中肯綮。如果以新质生产力为坐标进行观察,以下几方面是当前亟须重点关注的事项。

其一,确立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理念。职业教育长期聚焦重复性、机械性的操作训练,忽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质生产力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传统规格的技术技能人才已不能满足需要。基于此,职业教育需要进行系统性、颠覆性的变革,首要任务是牢固树立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理念。对于数字技术的应用及创新而言,技术与知识一体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一体化框架下,职业院校在技术创新乃至知识生产方面均拥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只要确立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理念,并努力构建以创新素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职业院校就能够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系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定义自己的角色,进而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二,积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定位较低、学制较短是职业教育难以兼顾技能培养和知识教学的制度因素,也是导致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生源质量差的重要原因,这对职业教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要克服这一消极因素的影响,亟须大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一是优化教育系统的整体结构,提升职业教育的层次定位。二是努力推动职普融通。在当前实践中,职普融通基本是指由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合作,双方共同设计课程、互派师资,实行学分互认、学籍互转的一种崭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长远看,为了培养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合适人才,职普融通应当作为教育整体改进的理念,高等教育阶段的职普融通也应当在合适的时机进行试点探索。

其三,构建技能与知识并重的课程与教学模式。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被边缘化是职业教育长期存在的短板,不仅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也不能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必须着力构建技能与知识并重的课程与教学模式。首先,应牢固树立科学文化知识与岗位工作技能同等重要的理念,充分认识到知识是数字技术的基石,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是职业教育适应新质生产力需要的必由之路。其次,要完善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结构与内容。为了更有效地满足新质生产力对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职业院校还应广泛开设基础性、通用性数字素养与技能类课程。不同专业还应依据各自的特定需要,开设与本专业相适切的通识课程。只要科学地改进课程体系、优化知识教学模式,发挥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即使生源质量较差,职业院校仍然能够进行有质量的知识教学,满足新质生产力对学生知识素养的要求。(来源:《教育与职业》2024年第20期)


本期编辑:招生就业办公室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党政办公室      电话:0533-6811918  地址:淄博市周村区米山路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