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如何用好职教“四则运算”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4年8月27日06版
新型工业化以数智化为基础,职业院校在技能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创新与研发以及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有着广阔的空间,通过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还能提升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此,笔者所在的学校围绕地方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在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教科研改革、质量监控等环节用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法赋能:
深化产教融合,构筑实践桥梁
技术技能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之基,职业教育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之本,加强校企、校地合作,探索双元育人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建立校企一体化办学的合作管理体制。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体系构建,共建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共建实训室。针对专业特色构建技能型岗位、技术型岗位、复合型岗位三级递进的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加深产教融合程度,为教育质量、人才素质、学生综合能力、合作生态及区域经济做好加法运算,多方联动助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
二是积极建设产业学院,通过学院与企业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环节对接,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提升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度,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新型工业化建设赋能加码。同时,与企业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形成产学研良性循环,为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持续的创新动力。
三是融入产教融合共同体。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融入建筑低碳能源、轴承行业、智慧农业等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平台引导、研发突破、技术普及等,汇聚行业资源,推动技术研发与创新,为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同时提高职业教育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推动相关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
减法精炼:
优化专业结构,聚焦核心技能
教育部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与2023年相比,新增专业点6068个,撤销专业点5052个,这一结果对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如何适应新时代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是构建重点专业链。围绕地方新型工业化强市“四大支柱和优势产业”,对标全市11个重点产业链(集群),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构建了18条重点专业链,并配套建设重点专业链链长制,建立“链长+专员+专班”组织体制,链长牵头、专员协助、专班具体负责推进,推进重点专业链建设。这一举措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匹配度高,减少资源在非核心领域的分散,确保教育投入更加集中和高效,实现了教育对新型工业化城市建设的有效支撑。
二是形成专业发展新格局。根据地方产业需求,整合50个专业对接区域产业,建设了信息技术等9个专业群,减少了孤立专业存在的必要性,使教育资源能更集中地服务产业需求。增设绿色低碳技术等12个专业,确保教育内容与产业需求紧密相连。形成了以高端制造等专业为重点、以财经类专业为精品、以农文旅类专业为特色的“重工精商特农”专业发展新格局,优化了专业结构,提升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
三是实施“一课三融”课程建设。紧抓教学“生命线”,实施“一课三融”课程建设,将融思政、融双创、融产业需求的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一课三融示范课和一课三融课程设计进行优化,去除了与产业发展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不相关的内容,确保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并通过专家培训,助力教师实现课程重构、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内涵提升,夯实教学质量。
乘法创新:
改革教科研体系,提升教学底蕴
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出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改革教科研体系被视为教育提质、激发活力的关键之举,要求我们在管理机制、平台建设、教师成长上进行大胆创新。
一是完善教科研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学术学风引领作用,完善科研工作、横向课题、成果转化等管理办法,通过完善机制,引导学术规范,激发教师进行科技创新、应用技术研发、技术服务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有效增强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二是打造省市院三级科教产创新平台。学校建设了20余个省市院三级科教产创新平台,并打造了19支科技研发与社会服务团队,引领全校教师提升科研创新、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的能力。其中,学校青年教师组建成立了机电技术“跨专业融合项目研发团队”,完成立体循环种植培育架由第一代到第三代的开发与升级,实现了企业“有机种植进万家”的愿景。
三是强化师资递进培育。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以促进教师素质能力提升为重点,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及职教能力达标测评,在教育质量上产生了乘数效应;实施“名师递进培养工程”,以服务教师成长、培养“四有型”教师为目标,建成了一支由名师带动、骨干支撑,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促进了学校整体教学和科研水平提升,实现了教育效果的乘数放大。
除法提质:
严格质量监控,确保教育成效
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学校结合实际打造目标链和标准链,构建了“8字质量改进螺旋”并校企合作开发质量管理与监控平台,确保教育成效。
一是推进课程层面诊改。课程团队对照专业标准及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要素的相关项目,确定课程诊改的诊断点、质控指标和预警值,制定课程建设方案,建立课程建设标准、教学标准。重视实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形式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实施突出到课率、参与率、达标率等标准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对低于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行早期干预,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二是实施教师层面诊改。完善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健全教师个人发展空间建设,让教师能够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在质量管理平台进行动态监控的基础上,每学期进行教师自主诊改,对教师教学任务完成、教研科研推进、社会服务等考核内容进行即时跟踪服务,及时发现并纠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
三是开展专业层面诊改。对专业建设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及时跟踪,去除不再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方向,避免资源过度浪费。完善专业调研、专业动态调整管理办法、专业预警机制,提前识别专业发展的潜在问题,确保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保持同步。对经费、师资、实训条件等专业建设条件的保障措施进行实时监控,有效防止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对照专业建设标准及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要素的相关项目,确定专业诊改的诊断点、质控指标和预警值,精准识别并解决专业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确保专业建设的高质量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