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简介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综合信息 | 党建之窗 | 规章制度 | 服务指南 | 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信息>>正文
 
   
职教前沿动态(第7期)
2024-11-08 15:36   审核人:

持续擦亮高校廉洁底色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指引百年大党开辟了自我革命的新境界。中管高校作为我国高校的“第一梯队”,必须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加强纪律建设护航学校健康发展,切实将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质、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廉政风险防控贯穿各项工作始终,为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提供纪律保障和精神动力。

以党建为引领,为高校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党委高度重视,把牢廉政风险防控关口。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引领,统筹组织架构顶层设计,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紧盯“关键少数”、管住“绝大多数”,坚持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廉政风险防控贯穿高校工作各个环节,不断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为学校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政治保障。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基础。在新校区属地管理部门成立伊始即设立党组织和纪律检查部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从组织机构设置上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确保各项工作在党的领导和纪律约束下有序开展。多方联动协同,形成防控廉政风险的工作合力。在重点领域构建党委主体责任、部门内控体系、审计部门审计监督、采招部门职能监督、财务部门财务监督、纪检部门纪检监督“六方主体”同向发力的治理体系,为学校建设项目保驾护航,共同守护高校廉洁底色。

以构建完善制度体系为基石,健全完善高校内部治理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筑牢风险防控“防火墙”。学校将制度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通过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形成涵盖全链条的制度体系,确保每一环节都有明确依据,每一项职权都受到规则约束,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做好风险防控隔离。构建完善内控制度、管理办法、业务流程,明确内设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确保重点领域制度覆盖,关键环节流程到位,重要岗位职责明确。遵循基本建设规律,根据外部政策调整,结合风险防控需要,及时完善内控体系,为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提供坚实保障。完善科学的决策体系,提高决策能力水平。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构建由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建管委办公会、二级单位党政联席会组成的决策体系。实践中探索出通过技术专题会、商务与合同管理专题会、专家顾问咨询会等机制辅助决策,保证决策科学合理。加强常态化廉政管理,筑牢责任堤坝。督促各方扛起廉政管理主体责任,做到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要重视运用法律手段护航发展,将廉洁条款纳入合同。在项目对接会上由纪检干部宣读廉政要求告知书,提示学校廉政要求,公布受理举报方式,规范各方活动。

以纪律建设为抓手,让遵规守纪成为党员干部的日常自觉

持续抓好队伍建设,确保队伍充满战斗力。从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严把“入口关”。建立专业化管理队伍,设置主责人、明确权责边界。建立廉政档案管理制度,对廉政表现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发现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聚焦管理提升组织学习培训,编写管理手册,破除“上热中温下冷”顽疾,着力打通工作落实“最后一公里”。常态化抓好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持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组织专题党课、通报典型案例,在节假日前、招标采购集中节点及时进行廉洁提醒。将廉政风险防控教育设为办公会议前置议题,聚焦建设和招投标领域正风肃纪、防范“围猎”和新型腐败隐性腐败等内容,筑牢思想防线。抓好廉洁文化建设,全方位营造廉洁文化生态。设置警示教育展板和廉洁文化海报、推送警示教育活动、汇编廉洁自律学习手册,合力打造廉洁文化宣传矩阵。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常态化开展纪法培训,编制廉政教育口袋书,供党员干部随时翻阅。(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48月8

 

家长期待什么样的职业学校

 

建设社会认可、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的职业学校,是职教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升学在即,家长期待的好职校是什么样子呢?不久前,就这个问题,笔者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家长心目中的职业学校具有以下特征。

   家长期待职业学校能教出好孩子。职业学校学生文化知识学习的差异大都不是智力因素造成的,而是源自有效管理的缺失。因此,家长热切期盼职业学校能加强管理,从一点一滴抓起,不迁就、不放纵,以对学生未来负责的态度,严格要求、认真管理,有效矫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当然,行为矫正是一个漫长且有反复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而要充满耐心。学校要切实尊重学生,真诚悦纳他们,把他们当作重要他人,以真诚悦纳赢得他们的认同,才会收到管理成效。这就要求学校在抓管理的过程中要讲究科学与艺术,不断改进管理方法,摒弃简单、粗暴的做法,采用学生愿意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让管理真正走入学生心底。例如,管理规章可由学生牵头制定,努力变学校要学生做学生要这么做

   家长期待孩子在职业学校能学到看家本领。职业教育要体现实用性、服务性,需要强基固本,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上狠下功夫,通过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使学生掌握契合社会的技术知识,拥有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这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重实践能力培养,重新兴技术传授,避免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彼此相互协同、共同发力,以就业为导向一起制订培养方案,推动专业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比如,职业院校可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把课堂搬到工厂车间,打通理论与实践的阻隔墙,让学生出校门就能进厂门。同时,学校和地方政府要协同起来,强化基础保障,提升职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提高福利待遇,完善社保、工资等相关保障机制,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家长期待孩子成为更有尊严、更有价值的劳动者。让职校毕业生更有尊严,充分体现自身价值,需要提高整个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认同度。为此,学校要积极协同教育管理部门加强宣传,让社会逐渐认识到技术对于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性,认识到大国工匠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发展未来,努力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展现职业教育在社会进步中的社会价值,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与此同时,学校要积极展示人才培养成果,比如学生在技能大赛摘金夺银、攻克技术难关壁垒、实现高质量就业、取得高收入等,让全社会都为之惊喜和振奋。树立典型,把那些上清华戴硕士帽的职校生、被聘用到高校当教授的工人、刮腻子刮成世界冠军的人才、修汽车获得百万年收入的蓝领……都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们感觉到选择职业教育不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选,选择职业教育并不低人一等,职校毕业生一样可以成功成才,成为有尊严、有价值的劳动者。

总之,家长期待育人成效更好、教学效果更佳、能让孩子前程更加远大的职业学校。(来源:《中国教师报》 2024年6月26日15版)

 

 

 

 

 

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融合发展
的优化策略

 

为破解专业群与产业群融合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困境,高职院校在专业群建设上要明确两者间的内在联系,本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融入区域经济优势、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的原则,时刻关注产业群发展的现实需要,做到相互融合协调发展。

出发点:立足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现状,精准规划专业群建设

专业群人才培养的精准定位和科学布局,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服务产业群发展的内核。将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经济或产业规划作为专业群建设的指导性纲领,将行业的发展规划和行业企业的真实调研结论作为专业群设置的实践依据,对与重点产业对接的专业群进行提前布局。深度剖析、分解和转化国家的文件、方针、政策,保证高职院校的专业群设置和定位与产业链紧密衔接。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厘清专业群的服务面向、发展目标和组群逻辑,整合专业群现有教育资源,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建立对接产业群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对接产业群发展,动态调整专业群发展内涵、组群专业、教学资源等,形成精准对接产业、结构清晰的专业群布局。以新兴产业、头龙企业为发展导向,促使专业群建设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的持续发展。

立足点:建立校企深度合作育人机制,切实服务产业群需求

高职院校专业群要切实服务产业群需求,就需要学校与企业提高合作意愿,通过出台有效的激励保障政策,明确校企双方各自的责任,破解合作机制不顺畅、合作效果不佳的难题。要实现专业群“双主体”协同育人的发展目标,就必须找准深度合作的切入点。一是明确企业人才需求的核心要求,找准利益融合点。可通过组建校企共建共管的现代产业学院,赋予产业学院改革发展所需的人权、事权,激发企业参与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内驱力,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二是明确产业群发展的资源需求,找准资源共享点。赋予校企双方资源共同产权或共同使用权,鼓励企业主动将新技术、新标准和新工艺融入专业群课程建设,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将企业的优质资源转化为校企双方共享的专业群资源。三是助推政府主导的激励政策落地实施,找准合作助推点。让企业感受到参与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真切利益,提升企业参与专业群平台建设的热情,建立面向产业群发展需求、校企深度合作的“双主体”育人机制,形成长期稳定的育人合力。

落脚点:完善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满足产业群岗位需要

课程体系是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载体和保障。专业群的课程设置应与企业的岗位需求、岗位适应性相匹配。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做到与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同步,自觉遵循横向互补、纵向贯通的建设原则。首先,要建立校企“双主体”深度参与的,面向不同类型学生、不同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专业群课程的“底层共享、中间分立、高层互选”,并制订实施满足终身学习需求的学分互认制度和学分转换规则。其次,要处理好各类课程之间的关系,在内容设计、类型结构、系统逻辑上确保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显性能力与隐性能力的有机融合,不断加强与产业对接,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再次,要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导向、不同类型学生的学情特点、不同专业的核心特色,科学调整教学内容,通过动态的课程设置和较强适应性的教学模式来实现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当地产业群的有效契合。

突破点:挖掘校企交流平台多种功能,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为更好地推动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的融合发展,高职院校需要积极营造创新氛围,建立兼具技术、知识与技能的交流平台,发挥高职院校在产业科技创新中的支撑作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要通过不断创新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要建立以企业生产环境为标准的专业群人才培养“孪生”平台,提升高职院校创新服务能力。一是以真实项目、案例为载体,建设实践基地,设计实践教学任务,突出平台功能的实践性;二是将真技术、真工艺、真事故等企业工作岗位难复现的生产环境“孪生”植入网络平台,实现虚拟项目向真实项目过渡,突出平台功能的有效性;三是将工艺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融入专业群平台建设,在模拟真实项目的同时,提升创新服务能力,突出平台功能的创新性。

支撑点:建立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打造教学创新团队

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的融合发展离不开一支素质高、技术精、能力强的教师队伍。首先,建立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和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选聘机制,为引进企业高水平技术专家提供制度保障。要实施分类评价考核制度,为引进的企业高水平技术人才提供职称转评的制度保障,使其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和发展空间。其次,完善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的管理、考核制度,使教师主动参与企业实践,在实践锻炼中掌握专业领域先进技术,并利用团队优势参与企业关键技术革新。再次,以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契机,通过企业专家和学校名师引领,团队成员分工协作,不断创新教学实践活动,有效实现协同育人目标。最后,建立校企师资信息化共享平台,通过企业技术能手与学校“双师型”教师交流互动、岗位互评互用,有效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生相长,打造和淬炼“双师型”教学团队。(来源:《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

本期编辑:纪委机关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党政办公室      电话:0533-6811918  地址:淄博市周村区米山路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