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简介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综合信息 | 党建之窗 | 规章制度 | 服务指南 | 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信息>>正文
 
   
职教前沿动态(第8期)
2024-11-08 15:37   审核人: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如何用好

职教“四则运算”

崔耕虎 曾晓东 陈智亮单位系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新型工业化以数智化为基础,职业院校在技能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创新与研发以及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有着广阔的空间,通过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还能提升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加法赋能:深化产教融合,构筑实践桥梁

一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建立校企一体化办学的合作管理体制。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体系构建,共建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共建实训室。二是积极建设产业学院,通过学院与企业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环节对接,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三是融入产教融合共同体。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通过平台引导、研发突破、技术普及等,汇聚行业资源,推动技术研发与创新,为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同时提高职业教育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

减法精炼:优化专业结构,聚焦核心技能

一是构建重点专业链。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并配套建设重点专业链链长制,建立“链长+专员+专班”组织体制,链长牵头、专员协助、专班具体负责推进,推进重点专业链建设。二是形成专业发展新格局。根据地方产业需求,整合50个专业对接区域产业,减少了孤立专业存在的必要性,使教育资源能更集中地服务产业需求。三是实施“一课三融”课程建设。将融思政、融双创、融产业需求的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一课三融示范课和一课三融课程设计进行优化,去除了与产业发展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不相关的内容,夯实教学质量。

乘法创新:改革教科研体系,提升教学底蕴

一是完善教科研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学术学风引领作用,完善科研工作、横向课题、成果转化等管理办法,通过完善机制,引导学术规范,激发教师进行科技创新、应用技术研发、技术服务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有效增强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二是打造省市院三级科教产创新平台引领全校教师提升科研创新、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的能力。三是强化师资递进培育。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及职教能力达标测评;实施“名师递进培养工程”,建成了一支由名师带动、骨干支撑,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实现了教育效果的乘数放大。

除法提质:严格质量监控,确保教育成效

一是推进课程层面诊改。确定课程诊改的诊断点、质控指标和预警值重视实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形式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推进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二是实施教师层面诊改。完善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健全教师个人发展空间建设,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三是开展专业层面诊改。去除不再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方向确保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保持同步对经费、师资、实训条件等专业建设条件的保障措施进行实时监控,有效防止资源的不合理分配,确保专业建设的高质量和可持续性。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4年8月27日06版

 

产科教“双循环”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马顺圣,系扬州市职业大学党委书记、研究员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只有形成面向质量提升的“内循环”和面向多方合作的“外循环”,职业教育办学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办学的质量才能越来越高。

找到“共赢点”破解产科“两张皮”

扬州职大产科教“双循环”模式以国家级众创空间、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为载体,与科技、招商部门共同成立扬州市科技创新协会,定期梳理扬州主要产业园区产业链,围绕产业链设置专业、招聘人员、建立研发平台,搜集企业一线问题、产业链共性问题,整理为年度校级科研课题选题方向,吸引教师“定向”科研,推动科研成果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平台。

打破“边界线”,谱写产教“双重奏”

扬州职大创新实施了“一体三融五重构”项目式教学模式,通过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有效培养了掌握行业先进技术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一体”: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扬州职大以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将生产项目、技术服务项目、科研项目转化为具体的教学项目,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融”:思政元素、科学精神、工匠素养的融入。在教学过程中,扬州职大注重将思政元素、科学精神和工匠素养融入课堂教学。近年来,学校带领学生走工厂、进车间,把课程开在劳模工作一线、开在热火朝天的田间地头,通过实地走访、角色扮演、模拟演练等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实现学生“走进来”“留下来”“干起来”。

“五重构”: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全面创新。近年来,扬州职大对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团队、教学环境和评价体系进行了全面重构,教材更加贴近企业实际,教学流程更加灵活高效,教学团队更加多元化,教学环境更加智能化,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锚定“两手硬”激活科教“双引擎”

围绕企业发展现实需要,积淀科技项目库和科技成果库打破部门信息壁垒,实现科技成果“课程化改造”。扬州职大把“研发情境”转化为“教学情境”,从科技成果库中遴选一批典型性强、项目化程度高的研发成果,转化为项目课程“技术包”,打造“教学项目库”。针对大学生课后学习无引导、课后兼职技术含量低的现状,学校组建20余个研发小组,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研发,教师给予学生适度生活补贴,并从中遴选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4年8月6日03版)

新型活页式教材要体现“活学活用”

周衍安系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

活页式教材常见的有工作页、引导课文和自学卡片。目前,真正实用的活页式教材不多,把一本教科书直接改成活页的方式,没有实施的意义,而需要活页的时候“活页”、不需要活页的时候不“活页”,活页式教材才能体现“活学活用”。

促进有效学习的课业与课业设计

课业设计的核心是综合性学习任务的设计与表述。课业的学习任务是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一般涵盖了几个学习任务,而如何设计学习任务取决于典型工作任务所对应的岗位、产品、工艺、流程或服务对象的特点,也与教学资源和师生实际情况有关。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通过从封闭、半开放逐渐走向开放的学习方式,课业引导、帮助学生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将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实现直接感受与间接知识习得、实践训练与理论学习、专业能力提高与关键能力发展的结合。

活页式教材是课业设计成果的表达形式

编写活页式教材不能按照学科体系,要按照个体的技术活动或服务活动的客观规律安排教学内容,将知识、技能和态度自然融入到工作过程中。要对能保证学生经历完整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以项目的形式呈现,对由于条件所限不能形成完整工作过程,但强调思维、感悟和反思过程的内容以专门课题的方式呈现。职业教育的学习内容是由工作对象、工具、方法和个体的活动组成的有机整体,通过多种类型的引导问题将学生引入到工作行动中,通过参与和反思获得体验和感受,发展职业能力和形成职业道德,这是活页式教材设计的重要理念。

职教课程教学中活页式教材如何使用

教材和学习方式是有关系的。职业教育的课程学习和传统上课不一样,最理想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是工学一体化课程。工学一体化的课程是学生在综合化项目中通过行动对知识和技能的自我建构。在工学一体化课程中,一般需要图纸、标准作业程序和操作指南,这些本身就是活页式教材的表现形式。在工学一体化课程中,要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学生有可能是去教科书中学习知识,也有可能去查阅专业手册、技术资料和图纸,还有可能是搜索网络资源。在工学一体化课程中,基于真实的工作,活页式教材帮助学生从合适的信息源中找到所需要的知识,然后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这就是“活”的意义所在。(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4年06月18日07版

本期编辑:党政办公室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党政办公室      电话:0533-6811918  地址:淄博市周村区米山路30号